模具選材的經濟性
模具零件材料選擇,首先要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和工藝性能要求這是不用置疑的。在這個前提下,還有一個較大的選擇空間,因為能滿足要求的材料有多種,最終選擇哪一種,決定于經濟性。以往在計劃經濟時代原材料由國家統一調撥,加之科技人員的經濟觀念比較薄弱,以追求設計完善為惟一目標,往往不計成本。到了市場經濟時代,這種設計理念,必然導致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一個企業的一切技術經濟活動,它的最終也是現實目標就是盈利。無利可圖的產品及企業必然被淘汰。
經濟性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而言是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滿意的原材料。其實選材應從廣義經濟性或稱綜合經濟性著手,即除了材料的采購價格外,還包括它的包裝、運輸、保管、特殊要求等等附加費用。更進一步,還包括由于“用料考究”而使模具壽命延長及制品質量提高;使制造成本降低、生產率提高……等等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就是說,一套模具,由于選材的正確,使從設計、制造、生產、使用、維修,直到失效所產生的全部經濟效益。現將與經濟性有關的機種影響因素,作簡單介紹。
模具鋼價格
模具材料的價格,以往把它作為選材經濟性的惟一指標或判據。現在看來是片面的理解。因為這個價格是“名義價格”,或市場價格,或供應商的報價。另外還有許多名目如原材料從市場購得或從訂貨到進廠檢驗、保管、損耗所需的費用,也應計算在材料價格之內。此外,材料由于不同的加工、不同的品位(質)、不同的尺寸、不同的包裝、運輸……等等都有附加費用,也應計算在內。如以模具鋼4Cr5MoSiV1(H13)為例,經過電渣重熔精煉的鋼,比一般電爐熔煉的鋼,要提高價格34%左右(目前每噸要加價3500元左右);即使是優質鋼和高級優質鋼(即帶A的),后者也要加價6%;鋼材定尺,加價14%,一般加價項目有十余項,有些還需要供需雙方協議定價,可見同一鋼號不同質量、尺寸、熱處理、鍛造的價格相差很大。這些還僅是同一生產廠的價格,若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生產廠其價格差異就更大了,問題也就更復雜了。為了使人們對價格高低有個概念。國外有些國家通過模具行業協會,統計出兩個指標,一曰價格比,即同一組性能、用途相近的鋼,以某一通用材料為基準,相互比較,可排列出價格高低次序,價格貴賤就可比較出來,雖然是個相對數據,但貴賤一目了然,利于選擇。另一個指標曰“市場性”,其意為市場供應狀況,采購(或訂購)是否方便(采購費用高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模具材料的價格是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波動的。所以,“價格比”參數和“市場性”參數也只是在某一地區,某一時段內有效,我國目前還沒有權威機購定期發布這些數據來指導用戶選購。
據國外統計,模具的材料費用,約占模具總成本的10%~15%,而加工費用占80%以上。此點容易引起誤解,以為材料價格在選材經濟性方面的工藝性,選材不當,工藝性差,或加工周期長,則加工費用明顯提高。在計算成本時可以分開計算,但在評估成本時,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以往,提到選材經濟性原則時,提出經濟上合理,這比單純追求“價廉”,前進了一步。但何謂“合理”?有必要解釋一下,合理即綜合經濟性好。優質優價是普遍規律,若采用選材,雖然材料名義價格貴,但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好,就是“合理”了。
進一步詳情請致電021-57628777,以獲得更多有關模具選材、模具熱處理工藝及相關的應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