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不足的概念包括加熱溫度偏低,加熱時間正常、加熱溫度正常、加熱時間不夠,或者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均不夠。加熱不足的淬火裂紋容易與工件的低淬透性鋼的淬火裂紋混淆,也就是與未淬透工件的橫向開裂混淆。這類開裂類型在高淬透性的熱作模具鋼熱處理中時常見到。
熱處理淬火工件的開裂由熱處理應力狀態決定。加熱不足時的應力分布特征是:表面受壓應力,離表面一定的距離應力發生劇變,由壓應力變為很大的拉應力。裂紋產生在拉應力峰值區域內,當拉應力峰值局部移向工件表面或局部就在工件表面時即形成開裂。
對結構鋼而言,淬火溫度增高會使淬火裂紋概率增加,其實此現象與淬火硬化深度有關。淬火溫度與淬火開裂發生率之間有三中關系。①淬火溫度愈高,淬火開裂愈易發生(以小型工件為主);②與前者相反,淬火溫度愈低,愈易發生淬火開裂(以大型工件為主);③前兩者的中間形態(以中型工件為主),隨淬火溫度升高,到達某溫度為止,淬火開裂不易發生,但從此溫度以上的高溫淬火時,將再使淬火開裂發生概率增大。
高淬透性的合金熱做模具鋼熱處理加熱不足的開裂趨勢也符合上述分析。裂紋也是橫向裂紋和弧形裂紋形態。裂紋形態一般是橫向裂紋(即垂直于軸的方向開裂)和弧形裂(即在工件形狀突變的部位以弧形分布)。
裂紋的起點:
①較嚴重的冶金缺陷為裂紋的起點,鋼的脆性進一步增加時才蔓延到工件表面緩慢擴張直到最后突然斷裂。
②在工件棱角、截面突變或有尖角、凹槽等部位出現,主要是由于幾何形狀的關系產生應力集中,這些部位的拉應力值超過正常值數倍,而且在三向應力作用下,鋼的塑性變形更難以進行,脆性增加,因而極易在這些部位形成淬火裂紋。一些帶有銷孔、鍵槽、銷槽或臺階尺寸突變的軸類工件,因冷卻狀態不同,產生的熱處理應力以及淬硬層不均勻都會引起弧形裂紋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