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模具作為冷沖壓生產的重要載體,其在生產中的穩(wěn)定性,對制件的質量、生產成本以及生產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轎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個汽車生產廠家都把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作為一項主要的工作任務,本文主要介紹一汽-大眾某車型側圍外板模具拉延穩(wěn)定性的優(yōu)化過程。
在批量的生產過程中,模具連續(xù)的拉深成形,導致板料在流動過程中與模具壓料面之間摩擦生熱,由于熱脹冷縮造成凸凹模之間的間隙減小,增大板料的流動阻力,從而導致板料的流動速度發(fā)生變化。由于該模具門洞位置的分模線位置設置不合理,導致在拉延成形過程中板料敏感位置處于失控狀態(tài),加劇了模具的不穩(wěn)定性,造成制件B 柱立面和法蘭邊交替出現縮頸、開裂的問題。通過此次對分模線位置的更改,使板料在成形過程中一直處于受控狀態(tài),確保模具拉延成形的穩(wěn)定性,解決了零件B 立面和法蘭邊位置出現縮頸、開裂的問題。希望通過此案例可以給大家在調試過程中提供參考和借鑒。
問題描述
一汽-大眾某車型側圍外板制件B 柱立面和法蘭邊交替出現縮頸、開裂問題,平均月停臺時間178分鐘,平均月廢返品造成損失49852 元,再加上生產過程中壓機的動能浪費、模修人員調試和生產人員備模的工時浪費等等。此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車間的生產效率和降成本的要求。圖1 為制件B 柱立面開裂,圖2 為制件B 柱法蘭邊開裂。
當零件立面出現開裂時,說明成形過程中板料流入量不夠,需要增加板料的流入量。對應的方法為平衡塊墊高、增加潤滑或者減小下氣墊的壓力;當零件法蘭邊開裂時,說明成形過程中板料A、B 兩處流入過快,且走料速度不一致(A 處>B 處或者A 處<B處)。對應的調試方法為平衡塊降低或者增大下氣墊的壓力,保證A—B 之間壓料面的壓料力足夠。所以,零件此位置立面開裂和法蘭邊開裂是兩個矛盾體,在調整零件立面開裂時,平衡塊墊高會導致A、B 位置板料流入速度加快,造成法蘭邊開裂;同時調整法蘭邊開裂時將平衡塊降低,又會導致零件立面出現開裂問題。模具的穩(wěn)定性不受控,很難找到平衡點,如圖3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