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壓機床或鍛壓裝備,包括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裝備,以及彈簧、緊固件等標準件(五金件)生產設備。國內鍛壓機床經歷了一段無限美好的發展時光,從1992年一直到2015年是鍛壓設備市場非常繁榮的一個時段。在前期,廣東、江蘇、安徽、山東和浙江的一些鍛壓機床生產集中地,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許多鍛壓機床生產企業,這段時期的典型特點是設計思路傳統、理念一致,設備結構幾乎一樣。到了2000年左右,大家開始拼價格,一直到了2010年左右,一些企業才開始思考差異化發展,尋找新的出路。但由于需求市場的不成熟(主要以手工操作和多品種小批量供貨),鍛壓裝備沒有完全找到新發展思路,也沒有跟上世界潮流。另外,由于國家從最終產品制定政策,鍛壓設備是鼓勵進口的,高端高價鍛壓設備幾乎全部進口。可以說中檔的被韓國、臺灣等機床占領,高檔高價的幾乎全部從歐美進口,國內只有個別公司與世界競爭,但也是以價格優勢來取得銷量。
在世界市場上,如果我們能把一般設備賣高價,把高檔設備賣更高價,標志著我們的設備處于了世界先進水平,所謂高價和更高價的期望就是能與國外同類設備同價。
上述內容就是我國鍛壓機床的實際情況,進入2017年,全國許多的鍛壓機床企業開始沒有了訂單,因為國內的制造業市場和市場運行模式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特別是一些沖壓、鈑金制作設備廠出現關門停業或轉產的事實。這是中國市場走到今天,鍛壓機床必須被迫面臨的調整變化。那么鍛壓機床廠或公司究竟應該有什么樣的理念,向什么方向發展呢?國內鍛壓機床廠要能成功必須具有什么樣的市場氛圍或市場環境呢?簡述如下,僅供參考。
1.國家層面,對待進口設備不能再進行減免稅,為保護國內鍛壓裝備企業的轉型升級,必須按規定對進口鍛壓設備執行公平稅收,因為這個政策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推動用戶對國內設備建立信心的政策。必須給予國外設備商和國內設備商同等的市場待遇。
2. 用戶角度,用戶必須要懂得一分價錢一分貨,不能以砍價定貨為采購準則,以價格確定是一種對高質高價的嚴重打擊行為,也是對創新基礎-經濟支持的破壞,更是一種對市場經濟規律的背離。市場經濟以誠信為原則,以提供創造者資金支持為準則。過分的和不合適的砍價和低價貿易顯然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在市場經濟中,非消費類的裝備以招標形式采購,或以符合統一的招標文件為判斷和考核進行采購的制度,是一種亞市場行為,也是嚴重地引導人們以價格為導向的采購行為。因為非消費品的裝備采購不是一個簡單的買賣過程,商品購買是一個需要用戶參與的、需要共同完成的用戶特別需要的生產工具設計、完善和合作制造過程,這才是市場經濟和創新設備需要的模式。因此,鍛壓設備制造商必須放棄原有的設計理念,必須建立一套與用戶一起開發和研究適合某用戶需要的體系和文化,用戶必須積累和分析裝備如何能讓自己更加方便和實用,不應將自己需要的設備按消費品采購進行購買。
3. 設備商,在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內,設備商的理念必須建立在充分理解和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這個了解必須落實到細節,而不是大趨向。細節到材料、工藝和生產環境設計(主要指工廠設計等)。必須讓自己真正成為用戶的有利支撐。
4.設備設計制造, 不要忘記鍛壓設備設計及制造的“初心和使命”,鍛壓設備的初心是用戶能夠經濟地、非常方便地、精密地生產產品,其最為重要的使命就是能讓用戶賺到利潤。為此,鍛壓設備的開發研究必須從用戶中來,在將用戶處得到的啟發和改進交還給用戶,這是當下設備制造商必須具有的重要理念。因此設備銷售必須由完整了解自己設備優缺點和用戶工藝的人員承擔,重視鍛壓設備銷售人員的來源、培養和使用尤為重要。
5. 新技術、新成果,設備制造商要引領用戶,在制造商與用戶的關系中,設備上除了有緊跟用戶需求和要求外,設備商必須時刻進行研發,應用新技術、使用新成果,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需求。
6. 發展方向,在當前情況下,傳統的單機已經不適合時代的需求,但符合“人機工程”需要的人性化單機組,適合小批量、單品種生產需要的“緊湊型”鍛壓設備也是具有市場的。當然集合現代化技術、大型復合加工中心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7. 合作共贏,不要奢望市場會讓你以低價和不求進取獲得成功,為打擊對方而低價銷售等于慢性自殺;用戶也不要總是覺得“價格低非常合算”,把所有的設備供應商逼到低價的位置,有誰能進行創新。唯一的良性進步方式是設備商與用戶必須“在合作中互助前行”。
市場是無情的,世界近100年的工業實踐證明,在設備市場上,如果你想適應市場,最好的方式是適應單個用戶,否則你就會沒有方向。如果你想著隨大流,那么你就會被價格淹沒,市場總是在改變你,如果你不改變,市場就會把用戶叫走。